解讀:寧波市奉化區推進新型工業化促進制造業智造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實施細則
2025年2月7日,區經信、發改、財政、科技等十部門聯合印發了《寧波市奉化區推進新型工業化促進制造業智造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實施細則》,以下簡稱《實施細則》)?,F就《實施細則》解讀如下:
一、制定背景
貫徹落實《寧波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全力推進新興工業化的若干意見》、《關于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全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的若干意見實施細則》等文件精神和區委區政府決策部署。
二、制定目的
加快奉化區新型工業化建設,促進制造業智造創新發展,進一步推進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
三、制定依據
《寧波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全力推進新興工業化的若干意見》、《關于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全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的若干意見實施細則》等文件精神。
四、主要內容
《實施細則》圍繞打造新型產業體系、推動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加速產業創新集聚突破、實施企業梯度培育、促進企業綠色集約發展、深化知識產權品牌標準質量建設、強化資源要素配置、附則等八個方面,共提出39條主體政策條款和6項附則內容。
第一部分,打造新型產業體系,包括第一條至第四條。明確推進傳統產業改造提升,確保年度建設用地出讓總量中工業用地占比不低于35%;加快培育“一大一高兩新”新興產業和生命健康、機器人、空天信息等未來產業,對推進省級未來先導區建設予以獎補;強化優質外資項目招引,對當年度新引進且年實際到位外資200萬美元及以上的給予分檔獎補;支持產業有效投資和設備更新,對產業投資、寧波產業鏈標桿項目、超長期特別國債、設備更新項目、試點項目、市區兩級數字化車間項目給予獎補,鼓勵企業加速開工投產。
第二部分,推動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包括第五條至第十一條。明確培育數字經濟骨干企業,推進智能制造示范項目建設,對獲得國家級智能制造項目按市級獎勵資金給予最高50%配套獎補;推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鼓勵企業開展數字化水平等級評測,企業上云上平臺,對首次獲得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評估(DCMM)認證的企業,給予最高20萬元的分檔獎補;推動數字技術與產業融合發展,對開展5G全連接工廠建設的企業,按5G專網建設軟硬件投入的30%,給予最高30萬元的獎補。
第三部分,加速產業創新集聚突破,包括第十二條至第二十條。明確對首臺(套)產品、首版次軟件、首批次新材料給予不同額度的資金獎補;對企業開展科創平臺建設、產業鏈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科技型企業培育、研發投入、參加創新創業大賽、技術創新能力提升、創新成果轉移轉化和創新聯合體建設均給予不同程度的分檔獎補。
第四部分,實施企業梯度培育,包括第二十一條至第二十五條。加大對培育大優強、專精特新、單項冠軍、隱形冠軍、營收上規模、數字經濟等高素質市場主體的支持力度。對首次入選榜單、營收規模上臺階的企業給予支持,數字經濟核心制造業企業可獲額外獎補,并鼓勵申報寧波市“大優強”培育企業;激勵兩業融合發展,對創建國家級、省級服務型制造業示范企業及工業設計中心的企業給予支持;大力推進企業參與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
第五部分,促進企業綠色集約發展,包括第二十六條至第二十八條。明確支持企業綠色制造體系建設,鼓勵企業創建國家級、省級綠色制造示范企業、國家級、市級零碳示范工廠、綠色工廠、節水型企業、清潔生產企業、無廢工廠等,推動產業結構綠色低碳轉型;深入實施“騰籠換鳥”攻堅行動,推進低效工業區塊改造,鼓勵企業提升容積率以及“工業上樓”;支持提升小微企業園能級,規范小微園運營。
第六部分,深化知識產權品牌標準質量建設,包括第二十九條至第三十條。明確知識產權的全鏈條保護,對知識產權高價值創造、高效益運用、高水平保護、高標準服務與管理等方面給予支持;大力推動質量以及標準化工作開展,對企業提升質量管理水平,創牌創優,開展標準制修訂、以及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等工作給予支持。
第七部分,強化資源要素配置,包括第三十一條至第三十九條。明確加強人才、金融要素保障,支持引育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技術人才以及企業一線實踐的卓越工程師,支持融資擔保公司開展政策性融資擔保業務,引導各類政府產業基金和市場化投資機構加大對優質產業項目的支持,加大對于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確立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扶持服務平臺,支持工業行業協會開展行業企業服務,推進企業創建管理創新提升星級評價標桿企業,支持開展企業管理培訓,擴大企業參展展會獎補覆蓋面;加強智庫合作、企業保險、發展用地需求等要素保障。
第八部分,附則,包括第四十至第四十五條。明確了本輪政策會綜合運用畝均效益綜合評價、企業研發投入等結果,對于畝均效益A、B類企業享受100%的區級財政獎補政策,C類減半享受、D類不予享受;對于研發投入在1000萬以下的企業,根據企業上一年度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值,實行區級財政分檔獎補政策,對年度無研發經費內部支出的,不予享受區級財政獎補政策;本政策實行分檔補差、就高不重復原則;享受單獨約定扶持政策的企業,相關扶持政策按單獨約定執行。
五、關鍵詞解釋
1、數字化水平等級評測、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評估(DCMM)認證:工信部有數字化水平評價標準,第三方機構會對照標準進行數字化水平的評價,并出具數字化水平等級報告。目前的標準是2024版。
2、首次獲得國家統計部門賦予行業代碼的工業企業:即首次實現“小升規”的工業企業。
六、與上一輪政策主要差異
序號 | 政策條款 | 新一輪政策 | 上一輪政策 |
1 | 支持產業有效投資和設備更新 | 落實國家、省、市“兩新”政策,鼓勵項目加大投資。按項目設備投資額給予最高15%的分檔獎補,單個項目獎補不超過1500萬元。對獲得寧波產業鏈標桿項目和超長期特別國債項目獎補的,區級財政資金分別按照不超過項目獎補金額的20%給予配套獎補。支持項目設備更新,對享受市級貼息補助的設備更新項目,區級按照市級貼息金額給予最高50%配套獎補。鼓勵項目參與國家制造業新型技術改造城市試點建設。 對列入市、區級數字化車間項目并通過竣工驗收的,按項目投資額分別給予最高20%和15%的分檔獎補,單個項目獎補不超過1500萬元。 | 1.對實際完成項目投資額(指生產設備、環保設備、外購技術及軟件投資,下同)在100萬元(含)-500 萬元的工業投資項目,按項目投資額的 5%獎勵,在500萬元(含)以上的工業投資項目,按項目投資規模 1000萬元(含)以下、1000 萬元一3000萬元(含)、3000萬元以上,分別以項目投資額的6%、10%、15%分級累加獎勵,單個項目獎勵最高不超過1500萬元。 2.對經評審列入區級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未來工廠項目的,且實際完成投資額在1000萬元(含)以上,按項目投資規模1000萬元(含)以下、1000萬元—3000萬元(含)、3000萬元以上,分別以項目投資額的15%、20%、25%分級累加獎勵,單個項目最高不超過2500萬元。對列入國家級和省級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未來工廠項目的,在享受市級政策補助的基礎上,區級再按市級補助總額1:1進行配套補助。 |
2 | 推進智能制造示范項目建設 | 對列入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揭榜單位、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5G工廠方向、智能制造優秀場景、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不含5G工廠)、機器人典型應用場景、“機器人+”應用標桿企業及省級未來工廠、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工業互聯網平臺及5G全連接工廠等智能制造示范項目的,按市級獎勵資金給予最高50%配套獎補。 | 對經評審列入區級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未來工廠項目的,且實際完成投資額在1000萬元(含)以上,按項目投資規模1000萬元(含)以下、1000萬元—3000萬元(含)、3000萬元以上,分別以項目投資額的15%、20%、25%分級累加獎勵,單個項目最高不超過2500萬元。對列入國家級和省級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未來工廠項目的,在享受市級政策補助的基礎上,區級再按市級補助總額1:1進行配套補助。 |
3 | 推動企業上云上平臺 | 為企業提供生產管理服務的云平臺,最高按生產管理云服務收入的50%給予獎補,單個平臺每年最高獎補50萬元。對獲評省級制造業“云上企業”的,給予最高20萬元的獎補。對首次實現上云的企業予以支持。 | 鼓勵企業上云上平臺。我區公有云、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服務平臺,通過上云上平臺方式為企業提供PLM、MES、WMS、MBD等服務的,給予每家平臺不超過100萬元的補助。獲評省級上云標桿的企業,給予每家25萬元的補助。 電信服務商獎勵資金由因素法資金按1200元/家進行補助。 |
4 | 支持三首產品開發推廣 | 對省級公布的國際、國內、省內首臺(套)的,分別給予最高200萬元、100萬元和50萬元的配套獎補;對市級公布但省級未公布的國內、省內首臺(套)的,分別給予最高50萬元和30萬元的分檔獎補。對獲評為市級首版次軟件、首批次新材料的,分別給予最高10 萬元獎補。 | 支持創新設計和新產品開發。對列入國家級和省級工業設計中心(研究院)的,分別給予100萬元、50萬元的分檔獎勵。對認定為國際(國內)、省內首臺套裝備的,分別給予100萬元、50萬元的分檔獎勵。對認定為國內、省內軟件首版次產品的,分別給予50萬元、30萬元獎勵。此條各級 政策可同步享受。 |
5 | 推進科創平臺建設 | 對新獲評為市級企業技術研發中心、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研究開發中心的,分別給予最高10萬元和20萬元的分檔獎補;對新獲評為市重點企業研究院、省級企業研究院的,分別給予最高20萬元的獎補;對新獲評省重點企業研究院的,給予最高100萬元的獎補;對驗收通過的省級重點農業企業研究院,給予企業50萬元的獎補;對獲批市重點實驗室(A類)、省級新型研發機構的,分別給予最高100萬元的獎補;獲批省重點實驗室的,一次性給予最高200萬元的獎補。對列入國家、省、市級技術創新中心的,分別給予最高500萬元、300萬元和100萬元的分檔獎補。對新獲評為國家、省、市級眾創空間的,分別給予最高50萬元、20萬元和10萬元的分檔獎補。對新獲評為國家、省、市級孵化器的,分別給予最高100萬元、50萬元和20萬元的分檔獎補。 | 支持企業研發投入后補助。對首次開展年度R&D經費投入,且占當年銷售收入比例達3%以上的規模以上企業給予10%補助,最高不超過50萬元;對當年R&D經費投入100萬元以上的規模以上企業,比上年增長10%以上部分給予10%的補助,最高不超過50萬元,低于1萬元的不予補助;對當年認定為區級、市級、省級、國家級工程(技術)中心的企業,分別給予3萬元、5萬元、10萬元、50萬元的補助;對當年認定為寧波、省級企業研究院和省級重點企業研究院的企業分別給予15萬元、30萬元和50萬元的補助;對列入國家、省、市級技術創新中心的分別給予200萬元、100萬元、50萬元獎勵。 |
6 | 支持科技型企業培育 | 對獲得國家統計部門賦予行業代碼的企業首次和重新獲評為高新技術企業的,在市級獎補基礎上,分別給予最高20萬元和10萬元的分檔獎補。對未獲得國家統計部門賦予行業代碼的企業首次和重新獲評為高新技術企業的,在市級獎補基礎上,分別給予最高10萬元和5萬元的分檔獎補。對新獲評為浙江省科技領軍企業、科技小巨人企業分別給予最高100萬元和50萬元的分檔獎補。 | 鼓勵企業申報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對首次通過認定和搬遷至奉化區域內且確認證書資格有效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給予一次性10萬元獎勵;對重新通過認定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給予一次性5萬元獎勵。對列入區高新技術企業苗子庫的企業給予10萬元獎勵,其中入庫當年度予以3萬元獎勵,培育期內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苗子企業再給予7萬元的獎勵;對首次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小而美"苗子企業,按"小而美"苗子企業政策享受。此條款各級政策可同步享受。 |
7 | 支持企業研發投入后獎補 | 對企業研發經費支出按照市級研發獎補實際金額給予1:1的比例配套獎補。對獲得國家統計部門賦予行業代碼的企業內部組建研發團隊給予分檔獎補。鼓勵企業在奉化設立研發總部,并給予政策支持。 | 支持企業研發投入后補助。對首次開展年度R&D經費投入,且占當年銷售收入比例達3%以上的規模以上企業給予10%補助,最高不超過50萬元;對當年R&D經費投入100萬元以上的規模以上企業,比上年增長10%以上部分給予10%的補助,最高不超過50萬元,低于1萬元的不予補助。 |
8 | 支持企業專精特新發展 | 對入選國家級單項冠軍的,按市級獎補金額的50%,給予最高100萬元的配套獎補;對入選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給予最高50萬元的配套獎補。對入選省級“隱形冠軍”企業的,給予最高20萬元的獎補;對入選市級單項冠軍重點培育企業、潛力型培育企業的,分別給予最高50萬元和10萬元的分檔獎補。對入選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給予最高5萬元的獎補。 | 大力培育優質企業。對獲評國家級領航企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省級“隱形冠軍”企業,在享受市級政策獎勵的基礎上,區級再按市級獎勵總額1:1進行配套獎勵。對首次列入市級單項冠軍示范企業、國家級單項冠軍培育企業(產品)、省級隱形冠軍培育企業、市級單項冠軍培育企業的,分別給予50萬元、30萬元、20萬元和10萬元的獎勵。 |
9 | 鼓勵企業上規模 | 對首次獲得國家統計部門賦予行業代碼的工業企業,每家給予最高10萬元的獎補;對當年新建并首次獲得國家統計部門賦予行業代碼的工業企業,每家給予最高20萬元的獎補;其中對高新技術企業和首次獲得國家統計部門賦予數字經濟行業代碼的工業企業,每家分別再給予最高5萬元的獎補。 對新獲得國家統計部門賦予數字經濟行業代碼的工業企業,給予最高一次性5萬元的獎補。 | 對首次上規模的工業企業,每家一次性給予10萬元獎勵;對當年新建企業新進規模以上的工業企業,每家一次性給予20萬元獎勵;屬于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的,在上述基礎上,每家再一次性給予5萬元獎勵。對首次上規模且持續在庫的企業,次年起,銷售收入較上年增長15%-30%(含)的企業,給予5萬元獎勵;銷售收入較上年增長30%以上的企業,給予10萬元獎勵。本條款中政策期內首次上規模企業的銷售收入增長獎勵執行三年至兌付結束。 |
10 | 支持企業上臺階 | 鼓勵企業做大做強,對從未享受過同類型獎補政策且年度營收規模在政策期內首次突破3億元、5億元、10億元、20億元、30億元及40億元的制造業企業,分別給予最高50萬元、100萬元、200萬元、500萬元、1000萬元和1500萬元的分檔獎補,獎補不累進計算。年度營收規模超過50億元(含)和100億元(含)的,年度營收每增加10億元,分別給予不超過1000萬元和1500萬元的分檔獎補,獎補不累進計算。每家累計獎補最高不超過1.2億元。屬于數字經濟核心制造業企業的,在上述獎補基礎上,再給予不超過10%的獎補。 鼓勵企業積極申報寧波市“大優強”培育企業。對列入市制造業“大優強”培育清單的企業,按照年度評價結果給予分檔獎補。 | 鼓勵企業做大做強。對上年工業銷售收入首次突破50億元、30億元、20億元、10億元、5億元的工業企業,每家一次性分別給予2000萬元、1000萬元、500萬元、200萬元、100萬元獎勵。 |
11 | 支持提升小微企業園能級 | 經發文公布的省級小微企業園(除新建成)全部納入績效評價范圍。對新獲評為三星級的小微企業園,給予最高30萬元的獎補。 | 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小微企業園(專業產業園)建設。經省小微企業園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認定公布的小微企業園(除新建成)全部納入績效評價范圍。小微企業園績效評價、星級評定每年開展一次。對評為三星級、二星級、一星級小微企業園的分別獎勵50萬元、30萬元、10萬元。本項獎勵實行分檔補差、從高不重復原則。 |
12 | 附則 | 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對研發投入在1000萬元以下的企業,根據企業上一年度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值,實行區級財政分檔獎補政策;對年度無研發經費內部支出的,不予享受區級財政獎補政策。 | 新增條款。 |
解讀機關:寧波市奉化區經濟和信息化局
解 讀 人:浦杰
聯系電話:0574-89286433